苗栗海線火車一日遊—通宵神社+百年木造火車站

2021/12/19 

今天造訪的苗栗小鎮依序為通霄>新埔>大山>談文,此四鎮都在台鐵海線上。

搭台鐵海線直達通霄,車程2小時21分。先搭到最遠的通霄,然後再往北走。

第一站 通霄

通霄車站

預定停留1.5小時,快馬前往550公尺遠的虎頭山公園,那兒有通霄神社、砲台、台灣光復紀念碑、觀景台等

通霄神社興建於日治時期的昭和十二年(1937年),主祭天照大神與北白川宮能久親王。二次大戰後,國民政府接收台灣,拆毀通霄神社任何與「昭和」或與日本有關的字樣等。因此,通霄神社附屬建築,包括神官宿舍、手洗舍先後被拆除,石燈籠則部份保留,拜殿部分改為通霄鎮忠烈祠使用,於2002年被登錄為歷史建築

通霄神社社域由神官宿舍(或為休憩所)、事務所、第一鳥居、手水舍、參道及石燈籠、第二鳥居、拜殿、幣殿、主殿等建築組成

穿過綠色隧道(對植物白癡,網路上說是木麻黃,但不像,不知其名),樹幹虯結,茂盛成拱

通霄神社的神官宿舍(或為休憩所)整修中

通霄神社參道,右側為事務所,有待整修(未入畫面)

通霄神社的事務所為入母屋造

事務所與神官宿舍(或為休憩所)均蓋起保護用的鋼棚架

參道上去,兩旁分列新舊雜陳的石燈籠

整修後的通霄神社拜殿

拜殿:原為日式「神明造」神社建築,建築式樣屬於切妻(懸山)造、平入式,兩坡水的屋坡面平直無翹曲。戰後,改建為忠烈祠,並改祀延平郡王。建築樣式改為「中國傳統閩南式」的燕翹脊屋頂

屋頂脊飾中央加裝國民黨徽,突顯當時的黨國意識型態,留下雙重歷史建築特徵。

整修後的通霄神社拜殿屋頂

站立所在為昔日幣殿位置,望向階梯上方的本殿

主殿只存基座

虎頭山公園的石碑

再往上走,高度拉高,視野開闊,可眺望通宵市鎮

「虎嶼觀潮」碑,「虎嶼觀潮」被地方詩人墨客列為通霄第一勝景

虎頭山原名虎嶼,位於苗栗縣西海岸丘陵近海最高處,又名「旗山」,海拔93.42公尺。

不知其為何物?

看到這完整的石柱與水槽才豁然貫通,原來這石柱內裝水龍頭,水自小圓洞流出,可洗手、洗足等

通霄漁港

往砲台的階梯

階梯上方為台灣光復紀念碑

古砲僅存砲管

虎頭山自清朝以來,僅因日據時代地勢險要,而設有海空監視哨及轉播台及古砲一尊。

台灣光復紀念碑下方有觀景平台,左為火力發電廠;右為通霄漁港

西望海岸,可見海岸邊矗立的大風車及台61線的西濱快速公路

東望通霄,可見國道3號的快速公路

台灣光復紀念碑

1904年,日俄戰爭爆發,俄駐遠東太平洋艦隊為日所敗,俄調波羅的海艦隊,千里迢迢自歐遠來準備襲日,途經台灣海峽。被通霄虎頭山上三名日軍以望遠鏡發覺,急電日本,日海軍據此情報,在對馬海峽佈下天羅地網,趁俄軍長途跋涉,遠來疲憊,一舉將波羅的海艦隊殲滅。日俄戰爭勝利後,日政府為紀念虎頭山守軍,適時提供情報,獲得關鍵性之勝利,特在虎頭山上立碑以資紀念。惜民國五十年左右,國軍進駐虎頭山,不知古蹟之可貴,將原有之日俄戰爭勝利紀念碑拆除,在其旁另立台灣光復紀念碑一座,惟原碑基礎仍在。

由前通霄鎮長邱紹俊作詞作曲的「通霄鎮歌」鐫刻在大理石上,歌詞有國語、台語及客語三種

紀念碑旁,編號1149的基點地標

擔心耽誤開往新埔的火車,不敢停留太久,但趕回車站才知火車誤點,看看時間,有近50分鐘時間,於是決定到火車站對面尋找通霄遊覽地圖上標示的「福堂餅行」

七走八走,被這氣勢雄偉寺廟所吸引,一瞧究竟

福智寺  

建於清道光五年(公元1825),迄今二百年,經多次整修,方具規模。整體建築採灰色系,造形高雅又不失傳統

福智寺為一樓大雄寶殿,供奉緬甸玉佛及北京漢白玉雕文殊、普賢菩薩,二樓般若講堂,三樓藏經閣,左右兩棟做客堂寮房、齋堂等建築材料珍貴,現代化設施一應俱全

現寺內仍保存著「光緒五年養真堂碑、光緒七年林光福祈慈母壽碑記」兩塊及光緒丙子年進士出身欽點工部主政林文炳敬題「慈雲普蔭」木匾一塊。惜大門深鎖,不得其門而入

第二站 新埔

通霄與新埔車程僅5分鐘,抵達新埔開啟今天探訪百年木造火車站之旅的序幕。

苗栗新埔、大山及談文三座火車站,加上台中的日南和追分,共五座是台鐵海線僅存日治時期至今仍在營運的百年木造火車站

須由月台走過天橋到車站站房,天橋可觀望海岸;新埔車站可是台鐵最靠近台灣海峽的一座車站

由車站跨過馬路到對面,有小路可通往海岸,天橋可俯看的一清二楚

新埔車站,木構造

建於大正11年(1922年),海岸線全線通車時設「新埔驛」,現今的站房也同時完工啟用。迄今已有百年歷史,現為苗栗縣歷史建築之一。歷經鐵路電氣化,目前僅剩區間車可抵達

新埔車站側面

新埔車站內的候車室,雖是小站,但一應具全

走到後方,不忍卒睹的外露連接的館子,斑駁的木料,還有隨意拼錯修補的木片,在在顯露頹圮待修的需求,不知苗栗縣政府是否有編列整修的預算計畫

斑駁的木窗框,黑漬斑斑的白牆,雖然別有風味,但為了永保存續,還是需維護

特有的牛眼窗設計,站在前往天橋的樓梯口,可以近距離拍攝及欣賞。

站在前往天橋的樓梯口,也可距離拍攝斜披的屋瓦

新埔車站前廊

車站對面的小路,步行300公尺左右即可抵達海邊,途中經過茂盛的榕樹

新埔海堤,綿延長到看不到盡頭

往新埔車站方向觀望,可以看到車站綠色的天橋

西海岸景觀

沿著海堤走,直到看見秋茂園便走下海堤

秋茂園大門口張貼「休園中」的公告

秋茂園由旅日僑胞黃秋茂博士所獨資興建

往內拍攝秋茂園大門口景觀

返回走,在拱橋橋頭有尊台鐵人偶指標,由此過橋

過橋,一片田園景觀,還有一池埤塘

第三站 大山

大山車站

啟用於大正十一(1922)年,當時稱「大山腳驛」,附近沙丘連亙,適合栽種西瓜。日治時期,此車站以稻米運輸居多。

建築外觀及內部運用,充分呈現當時社會歷史背景,為台灣少數存留之和洋折衷之木構車站建築,是日治時期鐵路小型火車站的代表典型。目前為苗栗縣定歷史建築

大山車站正面,感覺大山車站的維護優於新埔車站

大山車站側面

大山車站前廊

大山車站內的候車室,與新埔車站如出一轍

發現窗戶左邊長條形的白色遺跡,不知是作何用?

這是大山車站旁另一棟木造屋

出發前曾搜尋大山車站附近的景點,受限停留時間約1小時,不能走遠。詢問站務人員,也無法得到滿意的答案。只好隨興走走看看,消磨時間。往西北向走。。。

休耕農地

大山這寧靜的小村鎮,以農為業,少不了三合院農舍

三合院正廳門額上有「濟河堂」堂號

石柱的柱珠呈甕狀

已收割的田地

樹幹扭曲,緊緊糾纏在一起的大榕樹

紅磚紅瓦的農舍,前埕設有籃球架

光葉子花

小地方驚見如此宏偉的大廟

這大廟為聖玄宮

走回火車站,看到路邊牆上書寫「大山懷舊步道」,難不成我歪打正著,走的是懷舊步道?

第四站 談文

自大山搭台鐵區間車至談文車程約19分鐘。談文車站為無人車站,月台上有志工為旅客服務

在月台上拍攝談文車站

談文車站也是於大正十一(1922)年開始啟用,縱觀建築用材、車站型式與啟用時間點,新埔、大山與談文均如出一轍,既是如此,並沒有走天橋到談文的站房,僅在月台遠拍而已

由月台休息室的窗框拍談文車站

左方,山上高聳的建物為鄭漢紀念碑,可以走鄭漢步道上去。雖然在談文1小時後才有車,但徒步單程2.6公里,擔心來回1小時是不夠用的,必須打消此念;倒是軌道旁,綠意盎然的農田甚是好看

談文車站的志工得知我需候車1小時,幫我查了火車時刻表,建議我搭20分鐘後,反方向的區間車先到後龍,因後龍火車班次多,不限區間車,還有自強號停靠,選擇性高。然後由後龍轉車北上,如此可省時間。但人算不如天算,後龍北上的莒光號竟然延遲近半小時才進站。早知如此,還不如按照原計畫自談文搭區間車至竹南轉車北上

後龍火車站月台

留言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台北永春陂濕地公園+豹山溪步道